在石大,有这样一支“硬核”志愿服务队,走过30年的漫漫长路依然充满活力、初心不改;有这样一群坚持志愿服务的人,用爱心与恒心诠释无悔的青春。“山东省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全国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示范团队”“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这些都是他们青春奋斗路上的印记,他们就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春晖志愿服务队。
从1992年至今,春晖志愿服务队开展科技普及、扶贫支教、关爱特殊群体、环境保护等志愿服务活动2700余次,5万余人次参与其中,累计服务时长超19万小时,他们在基层一线真切地感知国情、社情、民情,用实际行动践行石大青年的使命担当。
三十年奉献:“晖”撒公益,与爱同行
志愿服务是什么?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是“以小我成就大我”,是“不求回报的无私奉献”,是“人生的阅历和成长”……在春晖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心中,亦有各自不同的答案。
“让春天驻足,把雷锋留下。”这是1992年3月,一个让人联想到如春天般温暖的雷锋的季节,第一缕“春晖”在勘探系40多名同学手中冉冉升起时的口号。每一名参加过志愿服务的春晖志愿服务队队员,都会有一些难忘的经历。
2008年,汶川地震噩耗传来,身处千里之外的春晖志愿者们立即用行动支援灾区。“让每一个中国石油大学的学生都能为灾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一场“瓶心而动系灾区”的活动迅速在全校范围内展开,300多名志愿者三天三夜收集了1.9万余个塑料瓶,最终筹集的不仅是废品回收得到的8000块钱,更是来自千山万水之外的温暖。截至目前,“瓶心而动”品牌活动已累计募集资金4万余元,从生活小事着手,点滴“小爱心”汇聚帮扶“大能量”。
为响应国家志愿服务西部的号召,春晖发起“牵手十年·西部公益助学行动”,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大营盘村就是支教地点之一,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麻风村”。20世纪50年代,当地麻风病肆虐,条件异常艰苦,教育水平也相对落后。“在大盘营小学支教时,坑洼的土路、破旧的房屋让我感到心酸,但最难忘的还是那名要放牛和照看年龄更小的弟弟妹妹的10岁左右的学生,每天准时到教室时对我说的那声‘老师好’。”2015年,指导老师曹亚楠带领志愿者们用满满的爱为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翅膀,并开展了关于“麻风子女社会融入度”的现状调研,通过调研了解“麻风后代”留乡务农、外出打工及接受教育情况,为当地社会后续发展提供咨询支撑。
2022年7月,四川绵阳的中国两弹城内,“两弹一星”志愿服务岗上出现了一群新面孔,“追溯中国核工业发展历程,感受中国核力量崛起……”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等单位联合招募的“强国有我 ‘核’你一起”千支大学生志愿宣讲团入选团队之一——春晖志愿服务队宣讲团正向参观者进行科普,这是他们绿色核能科普计划的一部分。此外,“核精神”红色教育攻略、“核魅力”青年宣讲团队、“核印记”社会实践活动、“核相遇”全民科普活动也如期进行。
30年栉风沐雨,春晖人秉承“奉献,坚持,团结、进步”的团队理念,“晖”洒公益,与爱同行。建立志愿服务基地14个,塑造出“移动地质博物馆”“星路启航·大龄自闭症帮扶行动”“四点半课堂”“青春伴夕阳”等一系列志愿服务品牌,形成“立足学校,服务社区,辐射社会”的志愿服务格局。
三十年传承:“春晖不是‘流水的兵’”
“我们春晖人不是‘流水的兵’,志愿服务,我们要长久地做下去。”三十而立,意气风发。一代代春晖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把脚踏实地、坚持不懈、与时俱进、奉献互助作为坚持三十年的青春注脚。
今年正值春晖志愿服务队成立三十周年,现任指导老师姜永昶在梳理春晖志愿服务队信息时更加真切地感知一代代春晖人的热情和奉献,“2005年,学院由东营迁至青岛校区,从辛店敬老院到黄岛老党员之家,从东营市聋哑儿童学校到青岛市同沐阳光大龄自闭症中心,从东营油田五中到凉山大营盘小学,变化的是空间,不变的是初心,一步步脚踏实地,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出现在哪里,而且要在那里服务好!”从一次简单的志愿服务萌芽,到系统化、规范性的项目化运作,30年来,一代代春晖师生脚踏实地,接力奋斗,将好的传统做成品牌经典。
办一次活动,树一项品牌,春晖人始终坚持不懈,践行雷锋精神,打造“更高效、更有爱,更奉献”的志愿团队,绽放“扶贫、扶弱、助学”的光芒。“春晖志愿服务队是我接触时间最长的一只队伍,从2011年一直做到现在,我手机通讯录里还存着好多届队长的电话,人都换了好几茬,但服务一直没有间断。”西海岸新区积米崖小学的教导主任周老师翻开手机通讯录,“春晖”两个字打头的联系人占了一整屏,“从课堂教学到组织运动会、‘六一’展演等文体活动,帮我们解决了很多实际需求。为春晖人的坚持和坚守点赞!”
30年间,春晖志愿服务队先后赴四川凉山、贵州铜仁、山东聊城等地,建立志愿服务基地14个,发起品牌项目11项,他们与时俱进,深耕志愿服务内容和质量,在新时代新发展中打造新品牌、融汇新力量。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为了深入浅出地讲好“地球故事”,让中小学生喜欢听、能听懂,他们多次开展调研,依托一流学科优势,开设“地球奥秘”“蓝色海洋”“灾害避险”等课程,动手制作模型、录制视频,邀请孩子们到地质博物馆学习,将一顿顿美味的地学科普“大餐”带给孩子们。
在春晖这个家里,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家人”们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而在你奋战至深夜最后一刻时,身边不乏“家人”的陪伴和等待。奉献互助,向外传递爱心,向内繁荣“家文化”,这样的团队文化促进着队员之间发自内心的关怀和体贴。除了关心和体贴,春晖对队员也表现出了家人一般的严格要求。队员黄勤慎回忆刚开始加入春晖时的体验:“就像我的家人对我的态度一样,学长学姐给我们身心、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帮助,让我们少走弯路,并通过固定的例会、定期的分享,让我们更快地成长。”“春晖,洒向人间都是爱!”这是一代代春晖队员牢记于心、不断传承的一句话。
三十年育人:学生成长发展的“实践大课堂”
春风化雨,育人无声。“志愿服务工作我是真心热爱的,今后也会将这份热爱一直坚持下去。只要我愿意做,总能找到机会。”“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我们能收获的满足感是其他事情无法取代的,它让我懂得如何去传递善意、如何去爱。”这是春晖队员的心声。
30年源远流长,作为我校成立最早的正规志愿服务组织,春晖志愿服务队30年接续奋斗的故事是石大青年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的缩影,也是一代代石大人依托学校实践育人广阔平台锤炼自我、施展抱负的真实写照。
“我在春晖成长为一个面向未来的乐观主义者。无论遇到什么挫折,整个团队依然在继续坚持努力。”春晖星路启航团队的负责人陈阜斌创立全过程精准就业体系,先后调研7家自闭症扶助中心,深度访谈124名患者及亲属,记录3万余字一手材料,带动16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开展82次大型志愿帮扶活动,帮扶76名“星星的孩子”自闭症青年实现就业梦想,获“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金奖,并在第73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表“自闭症就业新方法”的主题演讲,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的赞赏。他表示会持续为“星星”增添光芒,让“星星”创造价值。
“担任春晖志愿服务队副队长以来,我要做的不仅仅是志愿服务,还需要与志愿服务基地对接、思考活动如何开展、进行人员的协调和安排,通过接触不同的人和环境,对我自己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化学化工学院2020级本科生黄嘉青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谈及自己如何实现全面发展的,她表示,“合理规划时间和精力,才能把志愿服务、学习、生活做好。”
“回首大学时光,感触最深的就是在这所美丽的学校找到了自己的热爱,并在努力实践中成长发展。”校长奖、十大团员标兵、最美大学生志愿者、“感动石大”十大学子……提起这些荣誉,春晖第25届队长、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2012级本科生蔡阳只是淡淡微笑,他说春晖是一生的印记,让自己在志愿经历中书写了无悔的青春。毕业后蔡阳获得奖学金赴海外留学。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蔓延,防疫物资紧缺,远在海外的他参与组织动员华人华侨购置呼吸机等价值20余万元的防疫物资,捐赠给湖北疫区,这是春晖精神的赓续,更是家国情怀的接力。
“自春晖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春晖队员始终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紧贴时代脉搏,如今他们正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在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中绽放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风采。”在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郑珊珊看来,春晖志愿服务队是开拓者、奉献者,更是奋进者。
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励广大志愿者,“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青年人备受感动、倍感振奋,这也激励着包括春晖志愿服务队在内的每一名石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绽放青春光彩,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